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 A Classic Art Exhibitio(中)

隨著腳步的移動,藝術史來到中世紀基督教時代。利用展場的一處佈置成中世紀教堂─沙特爾大教堂。雖然現場見不到直入雲霄的尖頂及十二英呎高的長柱,但它邀你入內去感受當時教堂神秘寧靜的氣氛。11世紀擔任聖德尼修道院院長蘇杰(Suger, 1081-1151年)帶領出哥德藝術,他曾言:「高貴的建築物明亮燦爛,其中瀰漫著一種新光線」。新光線就是光透過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窗戶射進來,使整個空間遍佈無形的色彩。彩色玻璃窗戶創造出遠離外界日常俗世的氣氛,透過藍與紅兩種最主要的顏色,光線呈現出紫色調,柔和流瀉在教堂裡。窗戶上呈現的是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耶穌的生平及信徒等。在蘇杰眼裡,人物彩色玻璃窗具有雙重象徵意義,即被福音書之新光(lux nova, or new light)照亮的人物主題所具有的象徵意義。「宛如奇蹟」的光線,在教堂內變成一種上帝的照明,這種光明是上帝聖靈神秘的顯示。被稱作「石頭的聖經」的大教堂,是為讓那些窮人及不識字的人也能懂聖經,因此,教堂外雕刻著聖經的故事,將教堂愈建愈高,永遠代表並指向天堂,以此來吸引朝聖者。

DSC01073_nEO_IMG.jpg  

DSC01076_nEO_IMG.jpg  

走進第三區光影捉迷藏,就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這裡包括了文藝復興三傑的作品,有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後的晚餐》、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及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DSC01082_nEO_IMG.jpg  

首先吸引我駐足的是拉斐爾《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在這場數位動畫中,採用畫家與畫中人物對談方式,讓觀者了解《雅典學院》為什麼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在做什麼呢?畫家拉斐爾(Raphael或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年)比達文西及米開朗基羅都晚出生,但卻是比米開朗基羅還早死,亡於達文西去世的隔年。拉斐爾非常景仰達文西及米開朗基羅,從《雅典學院》中可以看到兩位前輩的影響。拉斐爾受到教皇朱利阿斯二世的召喚,為梵諦岡教皇宮殿的簽名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做裝飾,拉斐爾在這房間的牆上畫一連串的壁畫來代四種不同的學術─神學、哲學、法律、藝術。而《雅典學院》一直被公認是拉斐爾的傑作。畫裡面有一群的希臘哲學家,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姿勢和動作。人物力量的表現,體格的魄力及戲劇性的聚合,這些應該有受到米開朗基羅繪畫的影響。但拉斐爾並非單純只是借用姿態和手勢,他將其改變成他的風格,再給予不同的意義。從畫中可以看出他強調的調和與平衡,在這個聚會中,可以清楚了解每位的角色。

以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為中心來發展。拉斐爾將柏拉圖以達文西形貌繪製成(見達文西的自畫像),代表著拉斐爾對達文西的崇敬。柏拉圖一手拿著一本書《蒂邁歐篇》(Timaeus,一手指指天,指出哲學思想的領域。亞里士多德手中所執是《倫理學》(Ethics),另一手伸出來告訴觀者他所掌握的自然現象。(亞里士多德主張藝術模仿自然,這個「自然」本身就是和真理結合在一起的「真實世界」。但柏拉圖強調世界是「真理的影子」。)

    Plato_Aristotle.jpg  

柏拉圖.jpg  Leonardo_self.jpg

拉斐爾將米開朗基羅繪成赫拉克利特這位「哭的哲學人」,他是第一位將哲學從完全討論外部世界開始轉向研究認識人這主體者。接著在左邊一群人組中,有位禿頭老人在厚厚書上寫字,這位就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畢氏定理》發明者。畢達哥拉斯左邊的老者是德謨克里特斯。再往上有位頭戴葉冠者,主張「人的快樂是在追求心靈中永遠的快樂」的伊比鳩魯。(兩位影片未介紹)

Heraclitus.jpg  畢達哥拉斯.jpg  

Anaximander.jpg                    Epicurus.jpg  

在柏拉圖左邊有一群組人,穿綠袍轉身向左,扳著手指與人爭辯者,即是哲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是石匠出身,早年學過雕刻,他的形象特徵就是扁鼻子、大肚子,總是衣衫襤褸光著腳丫在市集找人討論。因此,才會出現柏拉圖稱讚他是一位像聖人般的人物;而色諾芬則嫌他市儈與粗俗。

蘇格拉底.jpg  亞歷山大.jpg  

在蘇格拉底身邊身穿水藍衣袍的是亞歷山大。(另外有資料認為這位可能是色諾芬,而與蘇格拉底面對面戴著頭盔才是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在亞里士多德前斜躺在階梯上是第歐根尼。一次亞歷山大巡遊某地時,遇見正在晒太陽的第歐根尼,亞歷山大趨前自我介紹說:「我是亞歷山大,你有什麼樣的願望,我都可以幫你完成?」第歐根尼只是淡淡對著他說:「有的─就是不要擋住我的光線。」接著亞歷山大回答說:「但願我不是亞歷山大,寧願是第歐根尼。」一位是威嚴而虛心的君王,一位是驕傲而淡泊的老人。

第歐根尼.jpg  

接著在畫面右邊有一群人,身穿紅色衣袍,彎下腰手持著圓規畫著幾何圖形的人就是阿基米德。在阿基米德旁邊手持著地球儀背對著的人物是托勒密,面對托勒密手持著天文儀是瑣羅亞斯德。(影片並未介紹)隱藏在這一組人群中最右邊,眼神直視著觀者即是畫家本人拉斐爾的自畫像。據說拉斐爾為了描繪這些人物,特地到了市集中觀察人群,因此,這幅畫作的人物幾乎都是現實中的人。

Euclid.jpg  

托勒密.jpg  

拉斐爾.jpg  Sanzio_00.jpg  

拉斐爾將這些哲學家們安置在一古典樣式有大圓頂的建築物內,這樣的建築拱頂應是參照布拉曼特(Bramante)所設計出來聖彼得教堂,布拉曼特當時的概念是想要把萬神殿放在康士坦丁的會堂上面,而這樣巨大的教堂設計中有一個巨大的圓頂,放在一個等邊十字架桶形拱頂的交叉口,成一個對稱的結構。但聖彼得教堂在布拉曼特於1514年去世時,只有完成四個位於交叉口的方柱,後來三十年中的工程是由他的學生繼續。一直到1546年,由米開朗基羅主持下才順利完成,因此,聖彼得教堂大半是出自於米開朗基羅的設計。

拱頂.jpg  

拉斐爾的透視畫法採自於達文西,以一點透視將室內場景延伸到戶外。在壁龕中左右兩邊的雕塑分別是拿著七弦琴的阿波羅(Apollo)及手執長矛的雅典娜(Athena)。

La_scuola_di_Atene.jpg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B%85%E5%85%B8%E5%AD%B8%E9%99%A2_(%E7%95%AB%E4%BD%9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g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