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想啥說啥 (9)
- Jul 10 Tue 2012 17:00
張岱
- Mar 14 Wed 2012 22:23
六年三班
100學年度上學期未結束前,就有一位老師預約婚假的代課,哇!不錯,有課可以上了。一直到寒假結束前一、兩星期,陸續有學校的組長打電話來,一位是缺五年級的代理老師,一位缺2688的老師,兩者聽起來都很好,這下子可苦惱我了。
婚假的代課老早就答應人家,雖然某校的組長好心要幫我找老師去代課,但我又怕對不起早先答應的老師及學生,所以囉,我就回絕聽起都很好的缺,可惜嗎?我也在納悶呢!
- Apr 07 Thu 2011 23:56
原住民族的正名運動
原住民族的正名運動從73年開始,長達11年,於83年8月1日才修法將「山胞」改稱為「原住民」,在86年7月21日,修改為「原住民族」。(參酌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68)
族群正名了,免不了個人也要正名,由漢名回復到原名,及各族族名的稱呼。王嵩山曾指出,這些指涉主體性的建構過程,呈顯出自然事物如何被文化加以區劃的現象。就拿他們的名字來說,泰雅族人是沒有姓,而是把子女的名字附上父親的名字,如果父親死了,就改在母親名下,這種命名規則稱為「親子聯名」。例如作家瓦歷斯.諾幹的名字,瓦歷斯是他自己的名字,諾幹則是他爸爸的名字。而瓦歷斯.諾幹的兒子,則命名為威暑.瓦歷斯和威海.瓦歷斯。而蘭嶼達悟族人是採用「親從子名」,例如有作家夏曼.藍波安,意指他是藍波安之父,夏曼是「已經當爸爸」的人的稱呼,藍波安則是他的「第一個小孩的名字」。夏曼.藍波安結了婚,但還未有小孩之前,他是施努來。將來藍波安結婚生子,夏曼將改稱為夏本(意味「某人的祖父」)。這種「親從子名」從來不曾出現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傳統中國社會以儒為本,重視倫理道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認為社會的紛亂,主要就是個人沒有守好自己的本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名不正」也就是社會動亂的淵源。「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要正名也就是各人守好自己的份位。也就是如此,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很少有人稱你是「某人的爸爸」,而是經由「某人的兒子」來認識你。但隨著時代的推展,儒學在社會中逐漸被削弱,某些堅持被時代的巨流給吞噬,忽然之間也聽見了「哈囉!小予媽媽。」
- Oct 10 Sun 2010 23:48
愛是什麼
- Jul 01 Thu 2010 11:47
人情債是還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