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霞《臉.書─書寫繪畫》   文/青子

創作是一條漫長又無止境的路程,過程當中會有徬徨、焦慮、喜悅、興奮等不同又交雜的心緒,這些情緒會不知不覺呈現在作品中,對於藝術家的心路歷程變化,觀看她的作品即可明瞭。林月霞是一位能量十足的藝術家,她渴求創作的動力,常常會感動到身旁的人,觀看作品更能見識到她的魄力與野心,同時更能體會出她試圖想藉由藝術來傳達生命與自然的重要議題。

相較之前的創作風格,林月霞在《臉.書─書寫繪畫》中挪用當下最夯的社交網站「臉書」,將其意念拆解為「臉.書」兩部分。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藝術家以黑色線條形式描繪出交疊的面孔與錯置的軀體,軀體烙印了各種圖像,同時人物畫的周遭也包圍充斥著時代的象徵圖像,這樣的呈現是一部分。另一部分藝術家運用了文字與圖像作結合,意圖傳達出文本脈絡及繪畫理念。

臉書1.jpg  

首先,整個系列以簡化線條的人物畫為主,橫陳交錯的軀體是原始慾望的展現,每張臉孔有著滿足的神情。類比自然形態造型的葉子、花朵及蔓藤等,密密麻麻布滿在軀體上,同時交錯著藝術家深層的記憶圖像,畫面猶如刺青客,陳述著每一個刺青背後的故事。另外,流行品牌的小花圖樣穿插在肖像及人體之間,就像人站在投影機前面,機器將圖像投射出來烙印在身體上及布滿四周圍,身體、物化與追逐名利的意涵油然呈現。

臉書3.jpg    

粗黑線條的輪廓線,展現出像哥德藝術中彩色玻璃因光線照射在玻璃上,明顯呈現所嵌的鉛絲一樣。在中世紀的教堂中,光線透過紅、藍色主要玻璃,射入教堂內產生紫色柔和的光暈所造成神秘感,讓當時的人一進到教堂內,即感受到一股遠離外界日常俗世的氣氛。這樣神秘氛圍被林月霞捨棄,她在作品中抽離了色彩,給予畫面留下黑與白的二元對立,同時企圖以黑白色調來減少視覺感觀的刺激。顏色的抽離,使得人物神情凝結在畫面上,呈現著空虛感,控訴著物化及追逐名利的社會現象。乍看林月霞此系列畫作不同以往的繪畫風格,繪畫主題也跳脫出「花卉」系列,轉而以人物畫為主軸。她的花卉題材成為裝飾作用,甚至在第三系列時就完全消褪掉。一系列發展的主題轉換,可以看出藝術家關注的焦點,由自身經歷轉變為對社會現象抒發,進而探討到自我的存在。

臉書2.jpg  

裸體人物畫在歐洲油畫上是一個類別主題,縱觀傳統繪畫中的裸體畫,畫中的裸像常常是依照觀者(通常指的是男性)所觀看之道畫成。直到現代藝術,由馬奈(Edouard Manet 1823-83年)的《奧林匹亞》(Olympia)開始質疑傳統的那個角色(女人)。因此,歐洲油畫中的裸像,通常用來表現歐洲人文主義精神中的個人主義。林月霞以這樣一個類別著手進行,顯見其自我意識的甦醒。如何審視自我,藉由最原始性慾望開始探索,過程的顯現在於自覺性的高低,我們可以在月霞的第一系列中,看到人物主體交疊錯置,退縮在線條叢林中,藝術家似乎想隱藏自身的原始慾望,欲言又止,反映出自我意識的不確定性。到了第三系列,時代性的圖騰明顯地交錯在特寫人物臉孔之間,物質慾望替代了原始性慾望,呈現出當下消費文化與追求風尚的社會。在這一整個轉換的過程,是藝術家的一個心路歷程與心理掙扎,但對於這樣的掙扎,藝術家以一種更為理性方式化解掉,就是將繪畫以純粹的形式做為表達,線條與無彩色。

人是最能感通自然生態,因為人即自然中的實體物,而自然是一種真正的本體。林月霞在初探本體性時,即以花卉著手,這樣的語彙是藝術家持續創作的本源,在此次畫作系列中仍能見到。畫中人物身上布滿著互相纏繞的花朵、枝葉或植物性曲線,極具裝飾性,以流暢的線條,一條一條編織出藝術家心中的疑惑,也賦予解開結團的慾望。線條叢林帶出文字符號的出現,藝術家在此使用的是英文字體的拼音文字,而非漢字的象形文字,原意是要將「臉書」故事帶出及論述個人創作理念。史作檉曾經分析過拼音文字與象形文字兩種系統,拼音文字是比象形文字更具形式性及抽象性,依這樣的特性似乎與畫中線條更能相配合。重形式的結果便是將「神秘性」給去除,藝術家想解除的什麼?無非是那重重包裝下的「自我」,藉由文字與圖像間的對話,讓觀者更能進入藝術家的深層世界。

全球化是拜交通工具及科技媒體所賜,「臉書」就是一例證,它就像漩渦一樣席捲全世界(中國雖然是築起防火長城,但仍有不少使用者)。然而在全球化時代中,去中心性是必然的趨勢,但這也凸顯「主體性」的重要,沒有主體性,當面臨全球化的潮流的衝擊時,自我的存在會受到漠視,藝術家當有所意識與體會。這也就是林月霞在繪畫中堅持著以手繪動作模擬電腦機器的文字,一字一字刻畫出來,這是創作者對現代科技媒體的無聲抗議,但同時也可透露出處於當代社會中,一位創作者對原創性的焦慮感。

臉書4.jpg  

臉書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g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